癌症復發與轉移的病機及中醫治療探討
1.餘毒未清,伏邪未盡:癌症復發與轉移的關鍵因素在於殘存癌細胞,即中醫中的“伏邪”、“餘毒”。治療時需祛邪攻毒,但不宜過猛,以免傷正。治療措施應與扶正固本療法配合應用,以達到祛邪不傷正,扶正不助邪的目的。
2.正氣虧虛,正不抑邪:癌症復發與轉移的決定因素是正氣虧虛,導致正不抑邪。多種因素如七情所傷、過勞等可加重正氣虧虛。治療時應加強扶正固本的治療大法,以“養正積自消”。
3.毒瘀互結,痰瘀互結:痰瘀互結是癌症復發與轉移的重要因素。痰瘀同病,痰可致瘀,形成腫瘤。臨床表現為腫塊、疼痛、出血等。現代醫學認為血液高粘狀態是癌症患者的重要病理表現。因此,活血化瘀、化痰散結成為防治癌症復發與轉移的重要方法。
4.七情所傷,肝鬱脾虛:負面精神情緒因素對癌症復發與轉移有促進作用。因為患者的心理狀態與癌症的轉歸和康復密切相關。因此,給予腫瘤患者精神治療及中藥疏肝解鬱療法是不可忽視的抗癌環節。
總體結論:綜合治療策略:癌症復發與轉移的控制需要將扶正固本、祛邪攻毒、化痰散瘀、疏肝解鬱等方法有機結合起來,而不是簡單累加。治療時應具體分析每位病人的不同情況,詳辨虛實緩急,掌握好扶正與攻邪、治本與治標、中醫與西醫結合等關係,制定確當治療措施。
此篇摘要引用自論文:劉宇龍,于雪梅。癌症復發與轉移的病機及中醫治療探討。山东中医杂志1995年第14卷第10期,435-436頁。